• 功能特点

  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银里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西南部。村子不大,虽然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但偏僻的地理位置和短缺的资源,使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2016年,银里村的村民们发现村子周边大山上来了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人,他每天在山上走来走去,不知在干些什么。但自从他和他的伙伴们来到这里后,村子开始一天天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个中年人叫姚远,在2016年前,他的身份是燕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那时的他工作在秦皇岛,让他和远在数百里外的银里村产生联系的,是2015年底学校发布的一则通知。

  “当时,学校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对口扶贫银里村,需要派工作组入驻村里精准扶贫。”姚远说,看到通知的那一刻,他的眼睛便是一亮。

  作为艺术学院老师,姚远的生活中少不了外出创作。可以说,外出到农村写生、吃住在农村家中慢慢的变成了他生活的常态,这让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他,对于农村更多了一份感情,对于当时的农村问题也深有感受。

  当然,除了感情因素外,喜欢自然山水、画山的姚远还有着“个人打算”:“去了之后,常年住在村子里,可以每时每刻创作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姚远向学校表达了驻村扶贫的意愿,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2016年春节刚过,他和驻村张向前、队员郭庆贺两位老师组成扶贫小组,来到了这个他此前从未涉足的小山村。

  “整个银里村都是陈旧的老砖房,还有好多土坯房子,残垣断壁,进村只有一条崎岖不堪的水泥路,路的两边全是垃圾。当时还是冬天,路旁已经干涸的河沟里满是各种各样的垃圾——柴草、厨余、粪便……”姚远曾问过村民,为何需要把垃圾扔到河沟,得到的回答是“等以后下雨了,就都冲走了”。

  眼前的情景令同行的老师惊讶不已,但姚远却乐了:“农村就是这个样子。要不然,让我们过来干嘛?”

  工作组租用了银里村的两间民房作为驻村扶贫居住点。匆匆收拾完食宿后,姚远第二天便登上了周围的大山。

  银里村周边的大山属于大兴安岭尾部,植被与大兴安岭也十分相似,大片大片的落叶松、油松、白桦林、榛子林、沙棘果、杏树……令常年外出写生,见惯了北方山岭的姚远也赞叹不已。流连其中之余,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闪出——在这里建一个艺术写生基地挺不错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姚远风雨无阻将银里村和环绕银里的群山走了无数个来回,群山的轮廓也慢慢在他心中愈加清晰。他发现,银里村周边群山的布局就像一片大大的树叶,而银里村正坐落于叶片的中心。

  于是,姚远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取名“叶子上的银里”。每天,他都会把自己拍摄的银里优美风景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公众号上,借助自己的影响力,银里开始在秦皇岛地区的艺术家群体中有了一些名气。

  要建写生基地,首先要有一个住的地方。“这样的话,人们来写生就能住下来,吃住就能产生费用,这就是村子里的一笔收入。”姚远看上了村子里闲置已久的幼儿园教室。在获得允许后,他决定在这里改造一座“银里艺术酒店”。

  想办法争取改造需要的资金,“酒店”正式“动工”。“我们应该将教室改造成卧室,再建一个食堂,当然还包括厕所、洗澡间和一些必要装饰。”为增加院落的艺术性与层次感,他们找来附近砖厂的空心砖,在空旷的院子里砌起一道道墙。这一行为令受雇来帮忙的村民们大惑不解。有人找到张向前:“姚老师砌的墙四处都是窟窿,连个顶棚都没有,建它有啥用?”

  经过一段时间改造,“酒店”正式落成。一排整齐的房间,砖红色孔洞的艺术墙被布置得错落有致,地面上的凹凸不平被修饰成朵朵“白云”,两个古朴的石槽成为了“用水区”,丢弃的磨盘碾子,废旧的儿童小床改造的桌子,多个枯木改造的艺术装置作品装饰在院里,又购买了遮阳棚与红白两色的座椅,四周开满了鲜花……

  此时,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第一批研究生也来到了银里村。他们一边和老师们一起考察村子的艺术资源,一边帮忙给村子作艺术设计,把村子打扮得五彩斑斓,甚至推广公众号,周边山林的美景、村子里过年时贴的对联、门口悬挂的大灯笼……通过现代手段走进了慢慢的变多人的视野中。

  以此为依托,姚远和同事们建立了“银里艺术山村绘画写生基地和艺术创作基地”。本着乡村气息+现代元素的设计理念,银里村标、生态广场、特色民宿、银河廊桥、传统手工业广场、星空露营基地……一个个标志性节点景观陆续建成运营。姚远还山中徒步累计几千公里,考查出当地30多处景点,规划出8条游玩线路,手绘了“银里旅游地图”。

  原生乡野、淳朴民风和艺术气息相融合。慢慢的,“银里村”的名字不但在“艺术圈”有了名气,各种研学旅行团、自驾游客也纷至沓来……

  据统计,自建成以来,银里艺术酒店每年都能接待来自周边10余所院校的近500余名师生来此写生考察,此外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游客和参观者。仅此一项,银里村便实现了旅游收入20多万元,外销农副产品30多万元。

  与只能“小住几天”的游客相比,对于旁边的环境的变化,村民们的感触要深刻得多。

  看着村子里的房子被来自远方的大学生娃娃们刷上各种漂亮的颜色,看着进村的羊肠小道变成宽敞的柏油路,看着堆满杂物的犄角旮旯长出了一丛丛美丽的格桑花……他们忽然意识到,“原来我们的村子这么美”。

  美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现在的村民早已不再往河沟里倒垃圾了,街道两边也摆起了整齐的垃圾桶,村民们开始自觉把家门口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种花种草了,甚至大部分‘烟民’都不会把烟头随意扔到路上”,姚远说。

  除了“搞艺术”外,作为驻村干部,姚远和同事们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措施。比如,他们提出发展山货加工产业、开办“银里特产”淘宝网店,考虑当地加工工艺落后、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真实的情况,张向前牵头组织创办了银里机械加工厂,专门生产野生蘑菇等食品烘干设备……

  2018年,当姚远的驻村期结束返校之时,银里村已经从一个遍地垃圾的贫困村,变成了整洁、漂亮的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他也早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即便返校后,我也没有少往银里跑。”姚远说,几乎每隔两三周,他都会回到这里。“很多村子里的建设和改造,他们还想让我帮忙设计;村子里的大事小情,有时也需要我参与”。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姚远忽然意识到,既然这个村子让自己的如此念念不忘,为什么不能再“驻”一次呢?

  2021年,姚远再一次报名入驻银里开展帮扶工作。此时,他的任务已经从“精准扶贫”转变为了“乡村振兴”。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两年间,他们逐步提升了星空营地、老磨坊、感恩园、新民居的环境,翻新了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设计修建了丰收园、村标广场、小西山游园、靛把休闲亭、银燕红桥……

  今年8月,银里村开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围场实践银窝沟乡场景”专场活动,得到各方面领导与群众的高度赞扬。

  “但我们定下地‘调子’始终没变。”姚远说,我们仍旧是要把村子继续打造成艺术写生基地和研游学基地,相序开发“银里好食、银里文创、木兰木作”,建造了“银里好物木艺展示馆、银里传统农具展陈馆”,以此带动加工、养殖、种植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最终让我们的村民得到实惠。

  他对记者说起这段话时,正有几阵山风吹散了远处的几多云彩,阳光撒到驻村站的小院。一旁的陡坡上,一位大娘执意要将一捆刚刚摘下来的大葱扔进院子“给他们尝尝”。小院中一片欢声笑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全部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面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D研究论文 德国汉堡工业大学史珊教授—首次利用脱合金法制备出韧带尺寸低至 2 nm 的纳米多孔铂宏观块体材料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