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特点

  近日,澳大利亚新闻媒体报道,一名16岁男孩在自家后院向一个准备在悉尼机场降落的商业航班发射绿色激光束,干扰了飞行员的操作。接到报告后,警方立即派出一架直升机做出详细的调查。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该男孩接着使用激光笔照射直升机,机上一名警察视力受影响。随后,警方以涉嫌袭击的罪名逮捕了该男孩。众所周知,激光照射严重威胁机上人员特别是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影响正在运行中的航班飞行安全。虽然近年来此类事件在我国并不常见,但在国外的频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近年来激光笔伤人及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做多元化的分析,我们得知,其使用者大都为年纪不大的“熊孩子”,造成不好后果的终极原因还是使用者对激光笔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这是因为激光笔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在教学、天文研究、旅游、会议等活动中很常见。人们往往会给它贴上“方便、实用、有趣”等标签,忽略它的危害性。其实包括激光笔在内的激光产品若不正确使用,会对我们的眼睛和皮肤导致非常严重的伤害,甚至引发火灾。

  前些年因为发生了多起中小学生误用激光笔灼伤眼睛导致视力永久性损伤的事件,2014年央视“3·15”晚会对激光笔伤害事例进行了曝光,国家质检总局也曾对激光笔、儿童激光枪等产品发布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依据激光产品的波长、最大输出激光功率或能量,将激光产品分为7个等级:1、1M、2、2M、3R、3B、4,等级数字越大,激光产品的危害程度也就越大。2M以下(0.4毫瓦~1毫瓦)的产品只要合规使用,照射时间不长,一般来说对眼睛和皮肤不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是,功率在3毫瓦以上的激光笔射出的激光能量大、聚焦性和穿透性强,被照射部位能产生发热效应。一旦照射眼睛,轻易造成黄斑中心凹烧伤,造成不可挽救的视力损伤,严重的人甚至可能失明。如果照射皮肤表面,也有一定的可能造成灼伤。

  目前,不正规渠道销售的激光笔有的功率高达100毫瓦~300毫瓦。为了躲避监管,很多在售激光笔并不注明激光等级,对于正确使用激光笔,以及激光笔可能对人体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只字不提,反倒对激光笔的功能进行夸张描述,甚至将大功率作为卖点。这些大功率激光笔能瞬间点燃火柴、鞭炮和纸张,同时针对这一些产品并没用说明和危害警示标志,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因此,笔者建议加强相关安全教育,将大功率激光笔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方法告诉使用者,特别是要明确告诉使用者如何鉴别大功率的劣质激光笔,以杜绝激光笔伤害事件发生。

  激光笔的泛滥不仅影响民航安全,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作者觉得,我国目前无序和毫无限制地生产及销售激光笔,是激光笔伤害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功率小于0.4毫瓦的一级标准激光设备属于不必特别管理的类型,而二级以上激光设备则属于限制生产和销售类产品。因此,要想杜绝激光笔伤害事件发生,首先应规范激光笔的生产及销售环节,并对非科研、教学目的的购买者进行严格限制。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激光笔一定要标注明确激光等级、正确使用方法和会造成的危害,大功率产品还应有明显的警告标识。对于违反者,可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进行相应处罚:产品标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来得到的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同时应该对不法生产厂商加大处罚力度,禁止其生产大功率激光笔,对涉及伤害事件的相关销售商和生产厂商进行问责。作者觉得,只有规范激光笔的生产及销售环节,才能从源头遏制激光笔伤害事件发生。《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刑事责任。

  相信通过法律和法规的逐渐完备,激光笔等激光产品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将更规范,可以从源头杜绝不合规激光产品流入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一些产品对民航飞行安全的危害。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涉嫌破坏航空器且足以使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导致非常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其行为造成难以处理的后果,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也规定,禁止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设置影响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或者飞行员视线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对于违反规定“设置影响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或者飞行员视线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激光笔的小光束怎会是对高速运行中的航空器造成危害?实际上,高倍激光在经过长距离照射后会发生扩散,甚至形成光柱,让飞行员看不清仪表,目测不到跑道,严重的会造成飞行员短暂失明,甚至永久性眼睛伤害。而飞机在起飞后5分钟和落地前8分钟是飞行任务至关重要的阶段,飞行员既要保持与塔台的联系,又要对飞机进行滑行、起飞、着陆等操作。此时是飞行员最为紧张繁忙、精力高度集中的阶段,同时也是飞行事故高发阶段,因此有“黑色13分钟”的说法。而飞机在此阶段一般都飞行在3000米以下,因此这也成了飞行员备受激光笔困扰的阶段。

  据悉,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机长反映受到过违规使用激光笔的伤害。美国FAA统计显示,2013年美国发生激光照射事件3960起,而2005年仅为258起。为减少激光笔对飞行员的伤害,据说空客公司专门研发了一种能够贴在驾驶舱玻璃上的防激光贴膜。同时,各国都在加大对违法使用激光笔照射飞机者的打击力度。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做出详细的调查后发表声明称,这类激光照射事件会造成“飞行员与机组人员暂时或永久性失明”。因此,2012年,美国将激光照射飞机列入联邦刑事犯罪,肇事者将被判最高5年监禁的刑事处罚。如果该行为被判定严重危害飞行安全,肇事者将被处以最高20年监禁和最高25万美元的罚金。为了鼓励公众举报使用激光产品照射飞机者,FBI甚至给予最高1万美元的悬赏。

  目前,激光笔伤害事件慢慢的变成了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普遍性事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作者觉得,只有严格管理激光产品的生产源头,加大对违规使用者的处罚力度,才能有效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营造安全的飞行环境。

相关产品